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(記者 郝薇薇) 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日前再次觸碰中日首腦會晤話題,稱不應有不滿足某種條件就不能舉行首腦會晤的做法。言外之意,中日領導人需“無條件”會晤。中國外交部11日回應:非誠勿擾。
  安倍政府一遍遍高喊會談,錶面做苦情與無奈模樣,私下卻興衝衝地乾著傷害對話對象情感、損害對話對象國家利益的勾當,言行背道而馳,毫無誠意,碰釘子是自討無趣。
  明眼人都看得出,安倍政府之所以高唱首腦會談“苦情戲”,就是要把自己塑造成無辜乃至受害一方,然後將中日關係急劇惡化的責任推到中國身上。這種轉移矛盾、轉嫁責任的手法是安倍政府的慣用伎倆,熟知安倍等人言行的人早就不以為怪。
  西語獨立網站“起義報”日前刊登一篇題為《日本在龍面前玩火》的文章,作者就日本政府不斷挑釁中國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觀點:日本正經歷“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”,因此日本政府試圖通過挖掘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鴻溝與非理性仇恨,在國內煽動狹隘民族主義情緒,轉移民眾對國內社會經濟問題的不滿和關註。
  就安倍而言,“中國威脅論”的“利用價值”又不僅於此。自上臺以來,他先是搞“歷史修正主義”,進而挑戰“河野談話”、“村山談話”,又到硫磺島、緬甸祭拜二戰陣亡的侵略日軍,在右翼道路上一路疾奔,直至不久前修改憲法解釋,解禁集體自衛權,從而開啟了日本成為軍事大國、走上軍事冒險之路的大門。
  “圖窮匕首現”。安倍2012年底就職前曾明誓“我決心完成使命”,其“使命”至此昭然若揭,以至於《華爾街日報》稱其為亞洲“最危險的人物”。
  說到底,挑釁中國是日本右翼的伎倆,“中國威脅”是其子虛烏有的幌子,在中日首腦會晤問題上大唱苦情戲同樣也是並不高明的騙術。但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長袖善舞,此種“蠱惑之術”仍有不可小覷的欺騙性。
  安倍上臺後四處兜售“價值觀外交”、“自由繁榮之弧”,時不時拿經貿合作與防務合作做“誘餌”,甚至披上了“積極和平主義”的外衣,這一切無非是在極力掩蓋他欲重建日本軍事大國地位、走軍事冒險道路的勃勃野心。
  但這樣的伎倆卻也讓個別國家“中了招”。安倍最近走訪澳大利亞,澳總理阿博特非但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表示支持,還“十分欽佩”二戰中襲擊悉尼的日本潛艇兵所展現的“技能與榮譽感”。對於在二戰中與澳大利亞攜手作戰的中國,澳外長畢曉普竟然表示,要採取“強硬立場”,以捍衛“和平、自由價值觀”。
  對於澳大利亞高官的“勇敢”言論及其是非感,安倍等日本右翼勢力當然暗喜不已,國際輿論則大跌眼鏡。英國《泰晤士報》提醒阿博特,當年曾有近萬名澳大利亞官兵死於日軍槍下、大約8000名澳軍戰俘被日本人“極端殘暴”地對待而喪生;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也心痛地說,這是在“詆毀澳大利亞自己的歷史”。
  或許澳大利亞高官忘記了日本二戰期間對達爾文的60多次空襲以及在空襲中失去的數百條生命,但澳大利亞老兵並沒有忘記,起碼沒有失去基本的是非判斷。澳大利亞退役和現役軍人聯盟主席肯·杜蘭表示,許多老兵並不認為日本兵的行徑有什麼榮譽可言。如果澳大利亞高官要捍衛的是這樣的“和平”和“自由價值觀”,還應三思才好。
  1941年,日本為轉移侵華戰場壓力、轉嫁國內經濟資源危機,以偷襲珍珠港的方式將更多國家卷入太平洋戰爭的漩渦。當下的亞太,雖蒸蒸日上且充滿希望,卻仍是一個危機潛伏的地方。一些人認為,安倍的一系列行徑,如參拜靖國神社、歪曲慰安婦歷史、強推保密法案、解禁集體自衛權……這些都是過去的歷史或是日本的內政,最多不過是日本與中國或韓國之間的事。然而,一旦危機如73年前突然降臨,又有誰能真正置身度外?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安寧,豈止只是關乎中、韓兩國的事情!
  “非誠勿擾”是一句中國當下的流行語,這裡不單涉及中日首腦會談,也可以提示世人,對“蠱惑術”應保持足夠清醒!  (原標題:時評:從“非誠勿擾”說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kfnxs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